中国卡车炮克什米尔发威! 216万美元的“战场幽灵”让印度哨所挂白旗
2025年5月7日凌晨1点,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的印军阵地上,士兵们正蜷缩在掩体后躲避寒风。 突然,刺耳的呼啸声撕裂夜空一枚155毫米炮弹精准砸进弹药库,冲天火光瞬间吞噬了3门K9自行火炮和12箱弹药。 印军雷达兵疯狂搜索袭击来源,屏幕上却空空如也。 此时,15公里外的山坳里,一辆涂着沙漠迷彩的SH-15卡车炮正收起液压支腿,驾驶员猛踩油门,90公里时速的6×6越野底盘卷起沙尘,消失在盘山公路尽头。 从开火到撤离,全程只用了3分42秒。
这场代号“铜墙铁壁”的反击战中,巴基斯坦陆军的80门SH-15卡车炮成了战场主宰。 它们像幽灵般穿梭在克什米尔的崇山峻岭间,专挑印军最脆弱的时刻下手:当FH-77B榴弹炮的液压系统还在预热,当M777超轻型炮的士兵们喘着粗气组装牵引绳,SH-15的炮弹已呼啸而至。
印军哨所沦为活靶子。 5月8日上午,一段手机视频在社交媒体疯传:查谟地区某高地哨所被一发炮弹直接命中,混凝土掩体像纸盒般坍塌,浓烟中幸存士兵挥舞白布投降。 这只是SH-15一周内摧毁的第10个目标。 巴基斯坦炮兵采用“吊射+点杀”战术:先用北斗卫星制导的GP-155B炮弹覆盖阵地,再用末敏弹点名装甲车队。在斯利那加前沿,3辆印军T-72M1坦克被从天而降的智能弹丸贯穿顶甲,车内弹药殉爆的火球映红了半边天。
印度炮兵的反击成了笑话。 他们的K9自行火炮怒吼着打出齐射,炮弹却离巴军阵地差了几公里。 不是印军炮手技术差SH-15的射程足足比K9远了12公里。 当印军炮弹还在半空飞,SH-15早跑到下一个伏击点。有印军士兵在电台里哀嚎:“我们像蒙眼打架的瞎子,拳头没挥出,下巴已挨了三记重拳! ”
“快打快撤”的绝活全靠黑科技。 传统卡车炮开火时,后坐力会让车轮离地半米高,精度暴跌。 SH-15的液气悬挂系统能在20秒内把底盘稳稳定在地面,6名炮手站在自动升降的装填平台上,像操作咖啡机般按几个按钮,6发炮弹就砸向53公里外。 半自动装弹机:25公斤重的弹丸被机械臂托着,轻轻推进炮膛,炮手连汗都不用流。
印军为轻敌付出惨痛代价。 冲突前印度情报部门还嘲笑SH-15是“带轮子的铁皮玩具”,结果每门216万美元的“玩具”,打得646万美元的K9毫无还手之力。当印度中将急调直升机吊运M777救场,巴军无人机早已锁定空中目标:一架支奴干直升机刚离地30米,就被红旗-9BE防空导弹凌空打爆。
中巴联合作战体系碾碎“万国牌”。 歼-10CE战机在160公里外发射霹雳-15导弹,把试图偷袭的苏-30MKI变成火球;翼龙-2无人机盘旋在7000米高空,将印军炮兵坐标实时传给SH-15;甚至巴军步兵都拿着平板电脑呼叫炮火屏幕上每颗绿色光点,代表一门随时响应召唤的卡车炮。
印度士兵的噩梦还在延续。 5月10日深夜,印军第12旅指挥部刚开机3分钟,就被电磁侦测车捕捉到信号。 12秒后,6门SH-15在70公里外齐射。 当第一发火箭增程弹还在飞行途中,巴军指挥所大屏已显示倒计时:“目标摧毁剩余时间:38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