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方游戏行业盛行的DEI(多元、平等、包容)理念正以一种引发争议的态势席卷全球游戏市场,众多经典性感角色被恶意丑化,这一不良现象甚至蔓延至向来以角色设计精美著称的日本游戏领域,索尼、任天堂等大厂也未能幸免。
在今日的科隆展上,这种DEI风潮带来的影响便已凸显。《魔兽》《使命召唤:黑色行动7》均出现了让玩家避之不及的DEI女性形象。而日本游戏厂商中,SE在《最终幻想7:重生》上就已显露出端倪,其导演明确表示目标是“全球观众”,要对游戏进行彻底的道德审查。另一家日本游戏大厂Capcom则是“只做不说”,悄悄在游戏中加入诸多DEI元素。
此次新发布的《鬼武者:剑之道》新宣传片便成了玩家吐槽的焦点。推主@Mangalawyer指出,该游戏被Capcom弄成“迎合现代观众”的模样,这完全在意料之中。毕竟此前《鬼武者2》PC版就已遭到和谐处理。评论区里,不少玩家纷纷留言表示赞同和支持推主观点,有玩家直言“Capcom搞DEI一直很稳定”。还有玩家认为,《鬼武者:剑之道》预告片里的女性形象很像SIE Sucker Punch《羊蹄山之魂》里的女主笃,暗示厂商刻意推行DEI,致使人物角色设计趋于同质化,毫无特色。
事实上,Capcom旗下多款游戏都受到了DEI的“侵蚀”。近期游戏《怪物猎人:荒野》刻意加入不少有违和感的黑人角色;更早之前的《丧尸围城:豪华复刻版》不仅删掉了原版游戏中的“情色”拍照功能,部分NPC的服装也遭到和谐。
面对游戏厂商这些为了迎合DEI理念而做出的改变,玩家们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不满与抵制,不少玩家直接表示“那不买了”。游戏作为文化娱乐产品,角色设计是吸引玩家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厂商这种盲目跟风DEI理念,忽视玩家需求和游戏本质特色的做法,无疑是在自毁前程。如何在多元包容的理念下,保留游戏的独特魅力与艺术价值,是游戏厂商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