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攻衡阳之二
7月1日天亮得较早,衡阳四郊的日军先发起攻击,枪炮声打破了宁静的清晨。进攻张家山的133联队和野炮兵 122联队按预定时间开始攻击,黑濑的副官铃木义雄中尉在战斗开始前用电话与各大队长对表,最后校正时间,以便各部队按时统一行动。5时日军炮兵开始射击,接着步兵炮、速射炮亦同时开始射击,张家山上顿时尘土横飞,到处是浓密的炸烟,守军的炮兵随即对敌炮兵阵地进行反击,使其遭到不小的损失。张家山守军在日军开始炮火准备后除担任阵地警戒的少数人员外,其余都撤入工事。5时50分,133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大须贺贡大尉以为守军经受不住炮火而后撤,因而下令炮兵开始延伸射击,轻、重机枪开火,以第4中队在右、第3中队在左,携带竹梯攀登人工断崖向山上进攻。当第3、4中队冲至张家山人工断崖下面正准备以竹梯向上攀登时,突然山上守军冲上阵地投下大量手榴弹,如雨点般落下的手榴弹在断崖下的死角爆炸时,使隐蔽在死角的日军死伤累累,第4中队死伤21人,仅有铃木直次军曹等6人爬上了人工断崖。第3中队伤亡也很大,被迫离开人工断崖死角后退。就这样133联队的第一次进攻被击退,在这次战斗中伤亡的都是参加过常德作战以及这次湖南连续两个月作战所剩下的老兵,可以说使133联队第1大队元气大伤。爬上张家山的铃木直次等6人正利用守军碉堡的死角隐蔽待援,加上第一次进攻失利,大须贺贡要求再次攻击,经黑濑同意仍由第2大队进行火力掩护,第1大队于14时发起进攻。第1大队仍由张家山的右正面发起攻击,以第2中队在右,第3中队在左。但是第1大队的步兵炮因上午炮弹用的过多,现在已所剩无几,只好从邻近的第 120联队借来20发。
14时,支援进攻的炮兵首先开始射击,随后轻重机枪一齐开火,第2中队长黑川启二中尉率20多人从山的右侧攀上山坡进入守军的前沿地带,黑川挥舞着指挥刀,指挥部队向山顶鞍部冲锋,在山下观战的黑濑平一及大须贺贡都以为这次攻势肯定能成功。就在黑川部队快到山顶时,突然一阵手榴弹在他们中间爆炸,黑川和部分士兵当即被炸死,此后即由第1小队长小熊幸男少尉指挥,但已无力继续前进。左侧小山长四郎中尉的第3中队攀上断崖后,也遭到守军的反击而停顿。此时第1大队不得不动用了预备队第1中队,但第1中队投入战斗后也遭到守军的顽强阻击,伤亡很大,代理中队长铃木斋少尉也被打伤。战至下午第1大队伤亡惨重,4个中队长仅剩下第3中队长小山长四郎一人。
第2、第3中队,在张家山南坡的半山腰被阻止后,黑濑原计划今晚就地坚守,明天继续进攻。但第1大队长则要求在当晚就发动攻击,黑濑同意后,调来足立初男的2大队(欠1个中队)加强进攻。第1大队进攻张家山顶右侧24高地,第2大队进攻张家山左侧25高地,第3大队则进至火车西站一带在第1、第2大队后方加强警戒。
23时日军开始攻击,从白天占据的山腰阵地出发,首先向右侧高地攻击,经反复拼杀,终于在2日凌晨1时占领了张家山右侧24高地。守军在1营长肖维指挥下随即借夜色掩护从北坡连续发起反击,一名英勇的战士摸近第1大队部,投出了一颗手榴弹,将正在商讨作战的第1大队长大须炸死,第2大队长足立炸伤。黑濑只好将第1、第2大队全交由第2大队长足立初男指挥。
4时黑濑决定继续进攻张家山左侧高地,以第1大队确保已占领地区,投入预备队第3大队在速射炮中队、步兵炮中队协同下进攻25高地,第2大队改为预备队。此时133联队不仅炮弹匮乏,连步枪子弹也都非常紧张,尤其是第1大队因连续进攻,弹药几乎告罄。黑濑决定联队部、通信中队每枝步枪留5发子弹,其余子弹全部交给第1大队。而进攻张家山25高地的第3大队眼下也只有第10、11、12中队,第9中队护送伤病员尚未返回。
2日9时开始进攻,守军依托工事以火力杀伤和连续反冲锋将其击退。不过此时防守张家山的30团1营官兵已伤亡四分之三,日军不顾伤亡,稍事整顿再兴攻势,激战至11时10分25高地终告失守,日军付出了伤亡80多人的代价。见阵地前沿的高地失守,30团陈德毕团长却无兵可派,只好派团附项世英至阵地激励士气,勉其死拚待援。肖营长与项团附互留原籍地址,约定生者通知死者家属,以示决死之心。
子夜时分133联队再次发起猛攻,又冲上两个高地,双方都已拼尽全力,陈团长亲率1个连增援,而日军的后援也几乎同时赶到。万幸的是陈团长援军早到片刻,夺占了山头有利地形,随后居高临下一阵手榴弹将日军轰下了山。日军久攻不下,乃发射毒气弹,守军中毒昏迷,张家山前沿高地才为敌所占。
预10师师长葛先才在五显庙指挥所,距火线仅700米,与30团指挥所相距不足300米,正密切注视战况。此时深知陈德毕团长手中的预备队已所剩无几,难再有力量实施反击,乃派师直属工兵连、搜索连驰援张家山,自己亲率参谋长与卫兵数人来到30团团部,闻知2个高地为日军所占,立即亲自指挥师直属2个连于凌晨2时30分展开逆袭,同时要求炮兵集中火力,对敌后续部队实施拦阻射击。一时间号声大作,官兵大呼杀敌,战志如云,与敌鳌战40余分钟,将突入之敌全部歼灭。此战之后,原来守军1营伤亡殆尽,营长肖维、副营长赵毓松负伤,2连连长刘铎铮、3连连长应志成阵亡,全营的排长仅剩1人。而反击的师部2个连亦伤亡50余人,其中工兵连长黄化仁负伤不退拉响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日军同归于尽。搜索连排长王振亚在与一日军军官肉搏时,将其抱紧一起滚到山腰的地雷上!
葛先才知道30团伤亡惨重,1营、2营战力无以为继,乃将工兵连、搜索连与20团的残部勉强凑成3个连,由副团长阮成指挥坚守张家山。当时天气酷热,葛先才率部冲上张家山,已是汗流浃背,加之目击阵地前手下官兵遍地遗尸,不禁悲从中来,伤心落泪,乃将上衣脱下,一面挥泪、一面抹汗。因此有传言云葛师长赤膊大战张家山,全军官兵闻之皆振奋不已!
预10师30团3营据守的湘桂铁路修机厂及其西侧高地,因在枫树山与张家山两翼强大据点交互掩护之下,日军昼间行动困难,仅于夜间实行连续性冲击,遗尸无数。7月1日夜,修机厂一度为敌200余人突入,经周国相营长率部逆袭,天明以前将敌大部歼灭,少数占据家屋之敌,直至午后始行肃清,但该营伤亡甚大。
湘江一线,日军6月28日在机场部署火炮,不时向城内做骚扰性质的射击。7月1日,日军分乘35艘木船企图强渡湘江,遭到担负江防的570团迎头痛击,该团以迫击炮轰击木船,并呼叫军榴弹炮营和飞机火力支援。在猛烈的炮火打击下,日军人仰船翻、死伤惨重,被迫撤回。此后便再不敢有渡江之心。双方隔江对峙,反倒是570团不时派小股部队过江袭扰,令日军不胜其苦。
虎形巢是周围400米平坦范围内一个鹤立鸡群式的高地,与张家山同样是我军阵地之锁钥,东南距张家山约200米、北距范家庄约150米、西南面为一片平坦的开阔地。从6月28日至30日,日军连续组织七次攻击,均为守军29团1营3连击退。30日午夜,日军改变战术,挑选精干人员40人借夜色偷袭,搭人梯攀上山头,守军不备,被其袭占阵地西南一隅的3个碉堡。守军3连连长梁耀民立即组织反击,先分兵于阵地两侧,以火力阻止日军后续部队,使突入之敌陷入孤立。然后派出3人一组的突击小组冲向碉堡,先以手榴弹爆破再冲入碉堡以白刃战肃清,最后数名日军据守1个碉堡负隅顽抗,梁连长在指挥战斗时遭敌狙击而亡。天明后,我军以4个突击组连番攻击,牺牲7人的代价,将堡内9个日军尽数歼灭。7月1日一早,日军便大举攻击,幸亏连夜将偷袭的小股之敌肃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日军此次攻势相当猛烈,战至黄昏,守军伤亡大半,手榴弹也用尽,阵地大部落入敌手,残部只得退据阵地东北一角拼死固守待援。7月2日凌晨3时,朱光基团长让2营营长李振武率部增援,迭经激战终将阵地收复。此时1营仅剩90余人,只得由2营接防。
范家庄至西禅寺一线,由于是一片毫无遮掩的水田,日军多次攻击,均为守军击退。
在第一次总攻中日军218联队攻击石鼓咀、草桥、易赖庙、汽车西站一线,第3师7团据守的汽车西站以北(不含)、瓦子坪亘易賴庙前街一线阵地,正面约1200米,地形平坦开阔,只有易赖庙后街连栋家屋及3条小路,为敌容易接近的路线。我军用地堡封锁小路,拆除连栋家屋,布设多层障碍,考虑到此处地形易守难攻,所以只部署少数兵力。但日军仍不顾一切实施攻击,以平射炮火对我军地堡进行直接瞄准射击,对我守军威胁极大。我军虽在第二线阵地部署48师战防炮营,经常对日军炮兵进行奇袭性压制,但由于炮弹不多,无法进行真正有效的炮战。5天战斗后,一线地堡以及二线的炮兵阵地被毁损几达半数,官兵伤亡甚重。29日晨,日军70余人突入易赖庙前街。第1营营长许学启指挥预备队反击,与敌展开逐屋战斗。战至中午将敌击退,但许营长不幸阵亡,由副营长穆鸿才继任。
日军经过多日激战方于7月2日突破瓦子坪阵地,守军第3师7团3营死伤大半,团长方子杰亲率2营实施反击,未能奏效,只得收容2营、3营残部退守杜仙庙。周庆祥师长当即将3营营长李桂禄就地正法,方子杰团长撤职,以第9团副团长鞠震寰接任,以2营守杜仙庙,3营残部约130人则整顿为团预备队,由7团团附王金鼎指挥。鞠震寰上任伊始就对各营连长说:“我受命于危难,我只有两个本事,一是斩马谡,凡是作战不力,丢失阵地的人,严惩不贷!二是身先士卒,带头杀敌不落后,希望大家和我一样,抱定一个信念,要死也要死在与鬼子的拼杀中,不要死在自己人的枪下!”
让守备辖神渡的第2师9团3营2连连续击退日军猛攻,但自身也伤亡惨重。至7月2日晨,连长苏毓刚阵亡,全连仅余20人,由排长黄宗周继续指挥,日军还在蜂拥而来,战至9时许,全连壮烈殉国,渡口方告易手。3营1连、3连据守的来雁塔、望城坳两处,也是遭到日军重兵猛攻,因此无法抽兵支援辖神渡,守军虽竭力奋战,终因众寡悬殊,至14时望城坳阵地被突破。9连连长许建及2个排长相继阵亡,孙虎斌营长令7连连长周炳生率2个排反击,稍挫敌势。15时,周连长咽喉被子弹贯穿(数日后伤重不治),由排长张志贞接替指挥。同时,8 连据守的来雁塔阵地亦被敌突破,连长失踪。萧圭田团长在草桥北端督战,见形势不利,严令孙营长整顿部队,向石鼓街集结,于日落后经蒸水石桥撤回草桥南岸。工兵部队随后炸毁石桥,并将蒸水两岸的木船竹筏全部驶回北岸以免为敌所用。
进攻衡阳南郊的68师团、进攻西门的第57旅团,都在第10军的强烈抗击下,直至7月2日仍无进展。日军第11军在宽5公里的正面投入了15个步兵大队,连续猛攻了5天,仅前进了约1千米,伤亡很大(战后日军战史记载,其68、116师团所属各步兵中队平均仅存20名官兵,以此推算其伤应亡当在16000人以上),并消耗了大量弹药,仅仅攻占了停兵山、高岭、瓦子坪、辖神渡、来雁塔、望城坳等若干阵地,最终仍未实现一举攻占衡阳的企图。鉴于继续进攻亦难以取得进展,第11军军长横山勇于7月2日夜决定,暂停对衡阳的进攻,各部抓紧进行休整补充,计划再次对衡阳进攻的时间为7月11日。
在6月28日至7月2日连续5昼夜的激战中,除了黄昏、拂晓和中午,战况略有沉默一、二小时外,其余时间,敌我双方均投入了无休止的惨烈搏杀。日军往往先以飞机轰炸、炮火轰击与毒气袭击,待我军阵地官兵陷入瘫痪时,步兵始向我阵地猛冲。当敌机轰炸和炮击时,守军官兵都蛰伏在散兵壕和掩体中,以避免伤亡,待敌进至近距离,敌炮兵开始延伸射击后才从掩蔽工事中跃出,以事先部署的侧射与曲射火力,歼灭敌人于阵前。如敌已突入,守军则以两侧阵地之火力封锁缺口,掩护正面守军以手榴弹与刺刀逆袭,歼灭敌人于阵地内。如此针锋相对、血肉相拚,使锦秀繁荣的衡阳,变成了古今罕见的修罗场。战场遗尸堆集如累累山丘,血流满地,土壤为之变赤,烈日炙哂,奇臭无比。每隔数日日军便于阵地焚烧尸体一次,阵阵焦臭恶味,令人作呕!
日军认为第一次进攻衡阳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
(1)在地形上,衡阳南郊、西郊有无数大型池塘,形成进攻之地障;
(2)守军防御体系完备、工事坚固,特别是交叉火力组织得极为严密;
(3)守军战意旺盛,抵抗坚强;
(4)守军航空部队占有优势;
(5)进攻之两个师团弹药不足。在抗击日军第一次总攻中,守军伤亡也在4000 人以上,其中预10师30团损失最大。战前原准备2周之粮食弹药,步机枪子弹消耗已达60%,防御战中最有效的武器-手榴弹已消耗三分之二,迫击炮弹已消耗四分之三,山炮炮弹更是只剩十分之一。衡阳原为湖南著名的米市,粮食供应本应不成问题,怎奈敌机连日滥炸,城区一片焦土,很多粮食化为灰烬,蔬菜更是断绝,只能以盐水下饭。吃饭时群蝇争食,挥之不去,使官兵患病人数大增。
为了巩固防御阵地,方先觉也对兵力进行及时调整,命尚在衡山一线的第3师8团于7月6日归建,以加强守备力量。8团是6月24日第3师主力返回衡阳后,继续留在衡山地区活动的。其主要活动情况如下:25日日军进占南岳市,26日夜团主力与敌稍事接战后即撤离衡山城。27日凌晨,在湘江东岸的3营因南进之敌压迫,撤回湘江西岸与团主力会合,随后全团经衡(山)衡(阳)公路,至南底溪。28日转至禹王宫。7月3日,接师部电令撤回衡阳归建。虽然明知撤回衡阳,就意味进入极其危险的绝境死地,但是8团毫不犹豫于当日黄昏后,急行南下,经七星冲至望仙桥以北地区,但发现日军大部队正经望仙桥南进,只得折回禹王宫。4日晚再按原路线南行,5日黎明到达阳仙庙休整,与师部取得联络,后利用夜暗,迅速向草桥前进。6日凌晨,在我军2架飞机的空中掩护下,排除沿途少数敌军抵抗,于中午到达草桥以北地区,发现通往渡口要道的天主教堂有日军200余人占领,乃以1营1连展开攻击,另以2营抢占要点,阻击由七里井南下尾追日军。天主教堂之敌凭坚固守,几次攻击未果,团长张金祥下令集中全团迫击炮猛轰,加之我军飞机4架助战,日军终于不支沿河岸北溃。此时草桥南岸第9团已用竹筏木船架好浮桥接应,第8团乃按3营、直属部队、1营、2营的序列南渡蒸水进入衡阳城。8团入城使全军士气为之一振,该团在衡山附近游击活动历时半月,伤亡约三分之一,骡马全部阵亡,但毕竟给衡阳增添了一份新的力量。
鉴于日军主攻方向未出方先觉预计、始终在西南方向,第3师7团防御易赖庙前街、青山街、杜仙庙、杨林庙一线阵地;第8团防御五桂岭北半部至接龙山第二线阵地;第9团守备天马山至岳屏山二线阵地,第190师守易赖庙、演武坪、石鼓嘴至铁炉门以北;暂54师(仅有1个营)在铁炉门南沿江警戒;预10师仍守原阵地:军前线指挥所移至中央银行防空洞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