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陕西一镇干部8年未上班,背后暴露了哪些养老和用工管理难题?
发布日期:2025-08-10 01:55:35 点击次数:180

##夏季补贴计划

“人呢?说好今天来单位报到的,怎么又不见影儿?”

“别提了,这都八年没露面了,你还指望他突然冒出来?”

近日,陕西汉中城固县三合镇的一则公告把不少网友看愣住:原本应该在岗的鲁某强,自2016年底起就神秘消失,一晃就是八年。更让人挠头的是,这期间单位各种方式联系无果,只能靠登报喊话:“请于2025年8月10日前返岗,否则按规定解聘。”这出“人在江湖飘”的现实版职场悬疑剧,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管理漏洞?又给咱们普通老百姓带来了哪些值得琢磨的新问题?

干部离岗八年没人管,“隐身术”背后的尴尬

要说这事搁谁家里都得犯嘀咕。一个事业编制人员,说走就走,还能一连八年音讯全无,不光工资、养老、医疗等福利早已停发,人也像蒸发了一样。这期间机构改革、人事划转,各种变动接连不断,可鲁某强依旧“不见踪影”。有意思的是,据三合镇政府工作人员讲,他们在人事系统里查遍了,也没发现他调去别处上班。电话打过去,对方直接回怼:“我不是鲁某强,这号码我用了三年。”

这种情况可不是个例。《2025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因机构调整导致的人事信息衔接断档问题,在基层机关事业单位中占比高达12.3%。也就是说,每十个类似岗位,就有一个可能出现“找不到人”的窘境。

制度空白与责任归属,究竟谁该担责?

表面看是个人离岗失联,其实反映出的是用工管理上的短板。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连续旷工超15天或一年累计30天,就可以依法解聘。但实际操作起来,并非一句话那么简单——你联系不上当事人,总不能天天派专员挨家挨户找吧?于是只好拖着,一拖就是几年。

再往深里想,为啥直到今年才通过公告限期返岗?有人调侃,“是不是怕流程麻烦?”但从数据来看,北京大学老龄研究所曾做过调查,有近19%的基层部门在遇到类似人员流动时,因为缺乏及时的信息共享机制和明确追责办法,只能选择“先放一放”,最后演变成烫手山芋。

适老化服务缺位,让退休保障陷入两难

很多网友关心:工资和福利停发倒是理所应当,那万一这位同志已经身处困境,比如突发疾病或者意外,该咋办?其实,不少地方早已注意到这一点。例如广东、江苏等地推行的适老化服务跟踪体系,会定期对长时间未上班或疑似失联人员进行家庭探访及健康状况排查。据民政部2025年度白皮书披露,通过社区网格员主动排查,每年至少帮助2000多名老人重新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有效防止漏保现象发生。

但现实是,大多数小地方还做不到这么细致。一旦碰上家庭成员疏于沟通、本人又不愿配合,很容易让本该享受晚晴生活的人,被卡在政策与流程之间进退两难。这既考验基层治理能力,也折射出我国人口结构变化下,对灵活、高效公共服务的新需求。

公众监督与制度创新,是时候补齐短板

从法律层面来说,本案并不复杂,无非是按规章办事。但它引出的却是一连串社会治理课题:如何完善跨部门信息共享,让每一个岗位都有迹可循;怎样强化社区网格力量,把关怀送到每个角落;以及面对越来越多进入退休年龄的大军,我们是否准备好了更加智能、人性化的养老服务网络?

数据不会骗人。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2.97亿,占总人口21.1%(国家统计局核准)。如果我们现在还满足于纸质通知、公示栏贴条子那套,将来只会有更多“消失”的公职人员、“遗忘”的老人被挡在体制门外。而这些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