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扛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炮火,顶住了广场协议的金融绞杀,却在2020年代被彩虹旗和4天工作制压垮了脊梁?
1919年《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只能保留10万陆军,却催生了克虏伯把坦克产线改成拖拉机、莱茵金属转产打字机的魔幻转型。 这些企业偷偷保留军工图纸,用缝纫机精度造出瞄准镜,埋下二战虎式坦克的技术伏笔。
1945年柏林变成废墟,但美苏争霸给了德国机会。 马歇尔计划21亿美元专款重建鲁尔区钢厂,美国需要德国当反苏桥头堡。 1950年西德钢铁产量飙升到1200万吨,比战前还高23%。
1985年《广场协议》让马克一年升值50%,日本选择炒房时,德国人干了件狠事把螺丝钉做到纳米级精度。 一家叫伍尔特的螺丝厂,把产品误差控制在0.0001毫米,垄断全球高端紧固件市场。 这种“隐形冠军”在德国有1300多家。
转折点在2022年9月26日。 北溪管道爆炸三天后,德国工业天然气价格从每兆瓦时85欧元飙到350欧元。 大众狼堡工厂的机器人手臂因为缺气停工,流水线工人突然有了带薪假工厂每停工一天亏损480万欧元。
美国液化天然气船在威廉港排队卸货,每船净赚1.5亿美元。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公开哀求民众“洗澡只洗四个部位”,而美国得州化工厂正用0.03美元/度的电价24小时生产。
当蒂森克虏伯宣布把电弧炉搬到阿拉巴马州时,工会还在争取每周4天工作制和8%的涨薪。 这家钢铁巨头每年为合规审查花费2.6亿欧元,其中27%用于填写LGBTQ+包容性报告。 管理层私下抱怨:“我们连炼钢的氩气都买不起了,还要证明厕所标识尊重了56种性别。 ”
西门子的遭遇更荒诞。 2023年其工业软件被美国禁止更新,除非开放所有数据接口。 最后妥协方案是:用西门子工业云交换英伟达芯片,美其名曰“技术合作”。 结果德国汽车厂的生产数据实时传输到加州服务器。
看看这些数字吧:德国中小企业协会统计,2023年破产企业数量飙升68%,其中412家被美国私募基金收购。 德国对美出口每下降1%,就有2300个制造业岗位消失。 最扎心的是特斯拉案例柏林超级工厂的电价是上海工厂的3倍、美国工厂的4倍。
中国新能源企业早就领教过这套组合拳。 2022年美国扣押了隆基绿能价值8亿的组件,理由竟是新疆“强迫劳动”。 但First Solar在新疆库尔勒的工厂却获得免税待遇,这家美国公司2023年在华营收增长47%。
德国机械制造商德马吉森精术的车间里,老师傅指着生锈的龙门铣床说:“1945年苏联人搬走机器,我们用图纸重造;1985年日本人抢走订单,我们靠精度翻盘。 但现在年轻人觉得进工厂不如搞性别研究毕竟后者不用碰机油。 ”
中国工厂的警报也在响。 2023年某光伏企业ESG审核,被迫雇佣20名“多元化专员”,这些人年薪比工程师高30%,主要工作是设计彩虹胸针和撰写包容性宣言。 而同一时间,该企业研发预算被砍掉18%。
山东某县机床厂的做法或许值得玩味。 他们给高级技工颁发“大国工匠”勋章,把获奖者的巨幅照片挂在县政府广场,待遇对标处级干部。 结果当地职业院校数控专业报名人数翻了两倍。
广东的锂电池工厂更直接。 当美国制裁非洲锂矿时,他们干脆在刚果金买下两座矿山,用武装保安押运矿石。 老板的原话是:“跟华尔街讲合规? 不如跟AK47讲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