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白“西方-2025”联合军演中,白俄罗斯展示的“藏红花”激光武器系统成功拦截了多架低空突防的靶机,其光电跟踪模块与中国航展上展示的“光箭-21A”车载激光反无人系统高度相似,尤其是在杂散光抑制技术和多目标智能识别算法上如出一辙。
这套系统对小型无人机具有毁灭性打击能力,其背后是中国开发的技术。
白俄罗斯国防部在演习后发布的视频显示了“藏红花”系统在移动状态下精准拦截无人机的能力。 该系统整合了雷达、光电和激光三种探测手段,这种多模复合制导方式使其难以被干扰,而中国提供的AI目标识别算法能让它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准确区分民用和军用无人机。
此次“西方-2025”战略演习于9月12日至16日举行,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共动员了10万名军人、约1万套武器装备系统和超过200艘舰艇参与。 演习在俄白两国境内的41个训练场及波罗的海、巴伦支海海域进行,重点演练了两国武装力量的协同作战能力。
俄罗斯总统普京身着军装出席了演习的完结阶段,并表示演习借鉴了特别军事行动的经验,旨在演练如何保卫俄白联盟国家免受任何侵略。
演习中大量使用了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成为本次军演的一大特色。 白俄罗斯国防部长赫列宁透露,在联合军演框架下,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还研究了核武器和“榛树”导弹等武器的使用计划,这是白俄罗斯战略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激光武器,白俄罗斯军队还展示了与中国技术密切相关的远程火箭炮系统。“波罗乃兹”远程火箭炮系统实际上是国产A-200远程火箭炮的白俄罗斯改良版,安装在白俄罗斯生产的MZKT-7930 8×8重型卡车底盘上。
这款火箭炮系统射程达200公里,命中精度高,偏差小于30米,远优于俄罗斯主力火箭炮“龙卷风”的小于50米偏差。 它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灵活拆装,如果使用增程弹,射程可达俄罗斯龙卷风火箭炮的两倍。
白俄罗斯将这款火箭炮部署在白乌边界,能直接威慑乌克兰军队,其射程相当于短程弹道导弹,可以打击乌克兰境内多个重要城市。同时,它还能威胁波兰边境的北约武器弹药库,并对基辅和北约之间的军援武器转运通道形成覆盖。
此次军演的一个意外插曲是两名美军军官现身白俄罗斯一处训练场观摩演习,并获得白俄罗斯国防部长赫列宁的接待。 赫列宁表示:“他们可以看任何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随意参观并与人员交流。 ”美国国防部证实,这是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方首次接受此类邀请。
印度此次也派出了65名印军人员参演,与俄军部队进行联合训练、战术训练和特种武器技能训练。 分析指出,在印美关系因美加征关税而承压之际,印度此举是为了向美国表明其仍将俄视为军事伙伴。
针对此次演习,北约成员国反应强烈。 波兰政府警告公民勿前往白俄罗斯,并暂时关闭了波白边境上的所有通行站。 华沙还与北约盟友启动了名为“钢铁捍卫者”的演习,约3.4万名官兵参演,动用了近600件军事装备。
罗马尼亚也在筹备军演,北约部队于9月15日开始进驻该国并停留至11月底。
拉脱维亚国防部宣布关闭东部毗邻白俄罗斯、俄罗斯的领空至少一周,该国国防长表示军队将举行演习,时间与“西方-2025”重合。
乌克兰国家边防局则回应称,俄白“西部-2025”联合军事演习并未对乌克兰构成直接入侵威胁。 但乌克兰媒体《防务快报》在报道白俄罗斯激光武器时字里行间充满了复杂情绪,既承认这套系统的能力,又担忧定向能武器会改变战场平衡。
军事分析家安德烈・扎波罗夫斯基坦言:“激光武器的普及正在重塑战争形态。 中国通过民用技术积累、军用标准制定、国际市场验证的发展路径,已经走通了这条路。 而我们还在为基本的防空导弹发愁,这种差距不是短期内能弥补的。 ”
白俄罗斯从获得中国技术到形成战斗力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这种效率让乌克兰方面倍感压力。 相比之下,西方承诺的激光武器援助至今未见踪影,美国测试的“间接火力防护能力-高能激光”系统迟迟未能部署到乌克兰,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天空卫士”激光炮则因功率不足和后勤问题被乌军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