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着CBA新赛季的注册名单,来来回回好几遍,总感觉跟玩“大家来找茬”似的,好像少了点什么,但又说不出来。
直到把手机息屏,看着屏幕上自己那张被岁月盘了的脸,才一拍大腿想明白——嘿,不是少了点什么,是少了一个江湖。
就说韩德君吧。
十八年杵在一座城,为辽宁男篮死磕,这词儿放今天听,跟聊札似的,鬼才信。
现在这帮爷,经纪人算盘珠子都快崩脸上了,挪个窝比咱们点外卖还快。
可大韩这只“功夫熊猫”,就愣是把自个儿的半月板、跟腱、腰间盘,全都交代在了辽宁。
他那身板,往篮下一站,那就是一堵墙,一堵让郭艾伦和赵继伟能放心大胆往里突的墙。
现在墙要拆了,以后辽篮这后院,总觉得有点穿堂风,嗖嗖的。
有意思的是,有人是墙,就得有人是那把专门拆墙的锤子。
咱先聊那个最该被“挂城墙”的——许钟豪。
哥们,摸着自己良心讲,你当年看球,是不是至少有那么一回,想顺着网线过去给他一拳?
他的“恶犯”集锦,搞不好比CBA官网的十佳球流量还高。
这哥们在场上,眼神里就写着六个字:别惹我,会受伤。
他就是那种典型的,你当他队友,爱得不行;你当他对手,恨得牙痒痒的“球场恶霸”。
可现在CBA还有这种人吗?
一个个都文质彬彬,生怕把人碰坏了影响商业价值。
许钟豪这种带着上古时期铁血味道的蓝领,他的离开,比少一个全明星还让人觉得不是滋味。
这江湖,没个把反派,多无趣啊。
说起反派,就得提提那些“伪君子”——开玩笑,我说的是任骏飞这种。
他就是广东那台法拉利里头,你看不见但要是没了他,车立马得趴窝的那颗……螺丝钉?
不对,他是润滑油,不,他是车载AI,自动规划最优路线的那种。
这哥们的球商,领先CBA大部分球员至少一个身位。
杜锋的战术手册,估计有一半是写给他的,另外一半是骂其他没他聪明的队员的。
你看球,哇,威姆斯这球牛X!
其实呢,是二飞提前三秒用屁股把他防守人给卡死了。
你再看,哇,赵睿这传球神了!
其实呢,是二飞像个鬼一样溜达到那个空位,把整个防守阵型都带乱了。
他一辈子都在干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活儿,数据平平无奇,但冠军戒指能戴满两只手。
这种球员,现在也快绝版了。
老板们都喜欢买能刷分的,谁还愿意花大价钱养个“球场老吏”?
当然,江湖里也不能全是这种靠脑子吃饭的。
总得有那么一两个,是靠一招鲜吃遍天的。
北京首钢的朱彦西,就是那个把一手三分球练到化境的男人。
那几年,CBA所有球队的防守策略都出奇地一致:可以被马布里突死,但绝不能让朱彦西在外面投开。
可结果呢?
他总能在你觉得最不可能的时候,用一记干拔三分,把你刚刚燃起的那点儿希望小火苗,呲啦一下,浇灭。
他投篮吧,也没啥美感,就跟个机器人似的,姿势标准得像教科书。
但他就是能进,尤其是在你心脏提到嗓子眼的时候。
这种纯粹的射手,在这个要求人人持球、个个全能的时代,也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当一个球员的价值,被简化成一个冰冷的命中率数字时,他的离开,好像也没那么令人惊讶了。
最后说说丛明晨。
他跟前面几位比,星味儿最淡。
在辽宁队,他就像个班级里那种成绩中上等,不调皮也不爱发言的同学,老师都未必能第一时间叫出他名字。
但他总能在你需要他的时候,默默地把事儿给办了。
一个关键三分,一次玩命的防守,一场比赛可能就那么一两个镜头,可冠军,就是靠这无数个不起眼的镜头拼起来的。
这几位的集体“消失”,让CBA的球员名单,一下子变得有点陌生。
他们不是那种能上热搜的流量明星,却是构成这个联赛最坚固基石的那群人。
他们身上,有忠诚,有狡诈,有偏执,有隐忍。
现在,这群老炮儿的故事讲完了,把舞台留给了新人。
只是不知道,没了这些“老家伙”的江湖,还会不会有那么多有意思的故事。
挺没劲的,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