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泰国突然抛弃德国发动机转用中国 620 发动机造潜艇,这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发布日期:2025-09-02 09:00:59 点击次数:194

一艘估值高达数十亿元的潜艇,在其建造过程中竟已完成高达64%,却意外地被迫停工。该潜艇在船厂内闲置了长达1460天。

这并非由于资金短缺或技术难题,实则源于泰国方面执意等待一台永远无法抵达的德国制发动机。。

直至2025年炎炎夏日,柬埔寨与泰国的边境爆发了突如其来的炮火,将曼谷从沉睡中惊醒。泰国海军虽出动八艘战舰封锁柬埔寨海域,却惊觉自身在水下竟是毫无抵御之力。

周边的越南装备了6艘“基洛”级潜艇,马来西亚部署了2艘法国制造的“鲉鱼”级潜艇,印尼则拥有5艘现代化的潜艇。相比之下,泰国作为该地区的一个中等强国,却成为了唯一一个没有潜艇的国家。

“舍弃中国潜艇,无异于完全丧失了该地区水下威慑能力。”

这场历时八年的采购项目于2017年拉开序幕,泰国曾以10.5亿美元的价格敲定三艘中国S26T型潜艇的采购,每艘潜艇的单价仅为3.47亿美元,且该价格还涵盖了完整的培训及维护服务。

当时,法国“鲉鱼”级潜艇的单价高达6亿美元,而我国的报价却不到其他国家报价的一半。

在合同签订之际,双方均满怀豪情,未曾料想日后会遭遇诸多曲折与挑战。

难题在发动机。

泰国方面明确索要德国MTU-396型柴油机,然而,德国政府在2019年以“军民两用敏感技术”为借口,断然拒绝了对华出口的请求。

我国立即提议采用自主研制的CHD620发动机作为替代方案,该型发动机已顺利通过了英国劳氏船级社的认证,其功率、燃油消耗率及振动控制性能均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德国原装产品。

然而,泰方坚定地持反对立场,导致该工程在2021年不得不暂停,此时潜艇的建造进度已达到64%,而泰国方面仅支付了工程款项的一半。

我国紧接着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提出捐赠两艘二手039型潜艇、增强维修保障力度,并允许泰国以农产品部分抵充货款。

泰国趁机不断压低价格,并向韩国及俄罗斯进行询价,然而发现其他国家的方案价格竟是我国的数倍,且交付周期更为漫长。

韩国的DW3000H护卫舰一度因其卓越的性能而备受瞩目,被誉为“高大上”的代表。然而,在正式服役后,该舰却暴露出诸多缺陷。因此,泰国海军最终将目光重新投向了中国制造的装备。

疫情后地缘安全加剧紧张。

联合国发布的亚太地区安全报告指出,至2025年上半年度,东南亚各国军费投入较去年同期激增13个百分点,其中泰国国会批准的国防预算更是达到了63亿美元之巨。

柬埔寨与泰国因海上资源分配问题屡次发生争执,泰国海军在南部海域实施了武力封锁。然而,其水下作战能力的不足暴露出了一个致命的“盲区”。

面对柬埔寨的岸基导弹及雷达网络,泰国水面舰队始终忌惮不敢靠前,使得封锁行动形同虚设,沦为一种徒有虚名的威慑。

更令泰国深感痛心的,是那些西方盟友的“背叛之举”。

在冲突的关键阶段,美国意外地中止了对F-16战机的零部件供应,而瑞典方面亦发出警告,宣称将中断对“鹰狮”战斗机的后续技术支持。

这种“卡脖子”的策略让泰国深刻体会到了西方军贸背后所隐藏的政治风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秉持的“不干涉内政”原则显得尤为珍贵。

在技术层面,CHD620发动机的成本较德国原版降低1.5亿美元,其AIP系统更是能使潜艇在水下潜航长达21天,完全能够适应泰国湾的浅海环境。

泰国湾的平均水深未超过50米,其最深处也仅达86米,而S26T型潜艇的最大潜深可达300米,按理论而言,其性能似乎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泰国军方专家屡次强调,在浅海环境中,潜艇的隐蔽性遭受严重削弱,因为它们极易被卫星和反潜飞机探测到。

经济因素至关重要。

在全球通胀压力之下,潜艇的价格呈现出显著攀升的趋势。自2024年起,所签署的国际潜艇订单,其单价普遍已超过5亿美元。

原合同中的中泰双方报价远低于当前市场行情的70%,若废弃这些半成品,不仅会导致77亿泰铢的预付款付诸东流,更会错过至关重要的战略时间机遇。

泰国海军终于核对了这一账目,副发言人帕拉差公开发言称:“CHD620发动机在经过严苛的测试后,其性能与安全性均超越了德国标准。”

2025年8月5日,泰国政府内阁正式决议,同意引进一艘中国制造的S26T型潜艇,并相应地将制造期限延长至1217天。

泰国方面首次正式引进我国CHD620型国产发动机,并已考虑增购两艘潜艇,预计合同总额将突破10亿美元。

尤为引人深思的是,在同一天,泰国内阁还作出了采购四架瑞典“鹰狮”战斗机的决策,此举显然旨在持续维持东西方装备间的“平衡术”。

巴基斯坦已然做出了明确的选择,其购置的八艘“元级”S-20P潜艇均搭载了CHD620型发动机。这笔交易的总价值介于40亿至50亿美元之间,就此刷新了中国武器出口的历史纪录。

首批潜艇预计将在2028年之前陆续交付,其中部分潜艇将装备先进的AIP系统,以此显著增强其水下作战效能。

巴基斯坦的决策基于对中华技术的高度信赖,以及其地缘战略的迫切需求。毕竟,印度长久以来一直在追求南亚地区的军事霸权,且持续引进法国和俄罗斯的尖端军事装备。

这场历时八年的采购之争,映射出了东南亚地区安全战略的深刻转变。

面对百年领土争端的叠加以及大国之间的博弈,中小国家已深刻认识到“装备自主权”便是其“战略生命线”。

我国军工凭借卓越的技术韧劲,成功突破欧盟的封锁,以CHD620发动机为钥,开启了通往泰国的大门。此举不仅结束了长达八年的僵局,更有望对区域军贸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正密切注视这场“浅海潜艇革命”在实战中的表现。

在政府内阁的决定通过之后,泰国皇家海军官方网站难得地公开发表了一份感谢声明,以此标志这场由战争引发的采购调整正式落下帷幕。

#热问计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