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泰国40亿采购鹰狮战斗机,空军实力即将变天
发布日期:2025-08-27 08:59:26 点击次数:89

8月25日,泰国与瑞典正式签署军购协议,以40亿人民币(53亿瑞典克朗)拿下4架JAS-39“鹰狮”战斗机。 这批战机将于2025至2030年陆续交付,标志着泰国空军正式开启战机换代进程,东南亚空中力量格局面临重塑。

泰国空军现役主力是50架美制F-16A/B战机,这批“老兵”平均服役超36年,维护成本飙升且性能严重滞后。 面对越南苏-30、新加坡F-35等周边新锐战机,泰国空防压力剧增。

此次采购的“鹰狮”E/F型属于第四代半战机,配备探测距离140公里的“鹰眼”有源相控阵雷达,可同时跟踪20个目标,载弹量达6吨,作战半径覆盖800公里,足以威慑泰柬边境争议海域。

泰国军费每年仅70亿美元,如何省钱成为采购核心逻辑:

后勤零磨合:泰国已拥有11架“鹰狮”C/D型及配套萨博340预警机,新战机可直接共享维护体系,较F-16V降低40%运营成本。

分期付款解困:首批4架耗资5.9亿美元,泰方可分期支付。若采购中国歼-10C(单机5000万美元)或美制F-16V,需一次性投入重建后勤链的资金,远超年度预算。

吸取潜艇教训:此前采购中国S-26T潜艇因坚持换装德国发动机导致项目搁置,此次空军坚决避免“重蹈覆辙”。

选择瑞典战机是泰国“避险策略”的经典案例:

对美国:放弃F-16V可能引发美方不满,但“鹰狮”使用英国零件且兼容北约标准,保留技术纽带。同时拒绝美方“共享中国装备数据”的要求,坚守底线。

对中国:虽未采购歼-10C,但通过中泰联合军演、引进陆军装备维系合作,中方亦公开表态理解泰方平衡政策。

第三方缓冲:瑞典作为中立国,避免泰国被贴上“亲美”或“亲中”标签,正如泰国防务专家所言:“不选边,但要确保能自主选择”。

新“鹰狮”绝非简单替换老战机,而是作战体系的跃升:

多任务能力:挂载“流星”空空导弹与“金牛座”巡航导弹,可同时执行空战、反舰、对地打击任务,适应反恐巡逻与救灾需求。

数据链协同:沿用Link-T数据链系统,实现与预警机、无人机的实时信息共享,构建“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网。

地形适应性:短距起降能力尤其适合泰国多山多岛环境,而歼-10C挂弹后航程骤减至700公里,在东南亚海域劣势明显。

泰国采购触发东南亚“防空警报”:

越南加速谈判苏-57:应对泰国新战机的技术优势。

马来西亚升级F/A-18:平衡新加坡F-35的威胁。

印尼寻求F-35:强化区域制空权争夺。

瑞典萨博集团借此成为赢家,泰国成为全球第二大“鹰狮”用户,为打开马来西亚、菲律宾市场铺路。

此次采购仅是泰国十年换装计划的第一步:

第一阶段(2025-2029):4架“鹰狮”E/F替换呵叻基地第102中队的F-16A/B。

第二阶段(2031-2035):再购8-10架替换34架老旧的F-5E/F战机。

第三阶段(2037年后):逐步淘汰剩余F-16机队,最终形成12-14架“鹰狮”主力阵容。

泰国空军的抉择,是冷战后东南亚军贸市场的标志性事件:它用40亿人民币宣告,小国也能用精明的成本控制和地缘平衡术,在大国博弈的缝隙中捍卫自己的天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