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七千的外卖小哥为啥不交社保了?这事真不怪年轻人
北京朝阳区外卖骑手阿杰,每天跑单十几个小时,风里来雨里去挣七千块。房租三千、吃饭两千、社保一千二,月底兜里只剩几百块。这钱要是存银行,够他给老家汇点生活费;要是交社保,得等几十年后才能领退休金。最后他一咬牙,把社保停了,先把助学贷款还上再说。像阿杰这样的年轻人,现在越来越多了。
说白了,年轻人不是不想交社保,是真扛不住。现在自己单干的人越来越多,光是去年就有近三成90后选择断缴。这背后藏着三组扎心的数:俩年轻人养一个老人,社保个人账户欠了六万亿窟窿,超过八成的人觉得老了未必能领到钱。更扎心的是,医保报销难、养老金缺口大这些事,就像扎在年轻人心上的刺。
钱袋子瘪了,谁还顾得上未来?
外卖骑手小王说得实在:"每月交2100块社保,退休后一个月领不到五千,不如拿钱去炒股。"这话听着糙,但戳中要害。现在房租占工资一半,工资刚到手就被房租、房贷、吃饭榨干了。更气人的是,社保缴费基数年年涨,北京今年最低缴费都到六千多了,相当于普通人半个月白干。难怪有人吐槽:"交社保就像给未来画大饼,眼下连馒头都啃不上。"
制度让人不放心,谁还敢押宝?
断缴潮背后,是年轻人对社保的信任危机。听说现在交社保的人越来越少,精算师算过账:按现在这速度,社保基金2035年可能见底。更糟心的是,医保报销卡着不给报、养老金双轨制这些事,就像温水煮青蛙,慢慢浇灭了缴费热情。上海程序员李某算过:"按最低基数交社保,医保报销额度还没商业保险高。"这种不信任感,就像手机信号满格却打不出电话,急死人。
年轻人早找到新活法
有意思的是,年轻人不是彻底不要保障,而是把钱花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去年商业养老险销量涨了八成,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突破六千万。杭州IT小张给出新思路:"按最低基数交社保保底,年缴一万二个人养老金抵税,再定投科创50基金。"这种"社保打底+商保补充+自己投资"的玩法,正在年轻人里流行。就像成都咖啡师王某说的:"社保像公交车,商保才是自己的私家车。"
说到底,这场断缴潮暴露的是社保体系跟不上年轻人需求。要留住年轻人,光喊口号没用,得动真格改革。比如允许灵活就业者按天交社保、简化异地转移手续、把养老金账户和医保账户打通。就像社科院专家说的:"社保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但题目得让年轻人答得下去。"
"社保不是骗局,但得先让人活得下去,再谈老有所养。"
"年轻人在用钱包投票,制度不改革,断缴潮只会愈演愈烈。"
"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几十年后的存折上,不如攥紧手里的钱,给自己造个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