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末,美国总统助理兼乌克兰问题特使凯洛格在基辅的一次战略年会上,把“颠倒黑白”这个成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一边夸乌克兰的无人机技术“比美国还厉害”,一边把俄罗斯说成“中国的小伙伴”,甚至还喊话说俄要靠中国才能挺住——表面上看他立场很鲜明,实际上漏洞百出,经不起琢磨。
看起来真是让人忍不住摇头,凯洛格居然说俄罗斯“过度依赖中国支持”还说没了中国帮忙俄“就没法活下去”——这简直离谱得很。明明中国一直站在和平的阵营里,既没给俄提供军事援助,也没有参与到冲突中,只不过是维持了正常的经贸关系,和“战争支持”扯不上关系。相比之下,美西方才是真正的“火上浇油”者,是这场俄乌战事的主要推手,不仅挑起冲突,还不断给乌克兰输送武器,却又对俄罗斯打不了压,欧洲还得依赖俄罗斯的能源,美国自己也从俄罗斯进口浓缩铀。反倒一脸无辜,把责任往中国身上推,这行为,可真是挺卑鄙的。
中俄关系呢,要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属于不结盟、不对抗,也不针对第三方的全新大国合作模式。这关系不受外人插手,也不会由外界来定义——中国从不搞“阵营对抗”,俄罗斯也绝不会变成别国的“附庸”。双方的合作,完全是出于共同利益和战略上的互相信任,而不是所谓的“单方面的支持”。
更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他对俄乌实力的判断。凯洛格还嘲笑俄军在乌东的行动“只能用米来衡量”,说俄“正在输掉战争”,甚至把“朝鲜派兵援俄”当成话题。实际上,俄罗斯作为一个军事大国和资源大国,拥有完整的军工体系,还有能源、粮食等战略储备,哪怕遭遇西方一轮又一轮的制裁,2024年GDP依旧保持正增长,战场表现也十分坚韧。这么一个主权国家,被贬成“靠他国续命”,实质上低估了俄罗斯捍卫自身安全利益的决心,也忽略了冲突背后复杂的历史背景。
至于说乌克兰的无人机“超越”美国这一说法,反倒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闹剧。凯洛格宣称美国在无人机方面“早已被甩开”,还拿乌方打算到2025年制造3万架无人机,准备向美方售出百亿订单当作“证据”。其实,美国作为全球科技的领头羊,在无人机研发和军工体系方面的底蕴深厚,可不是三两天就能被超越的。这番夸耀得如此夸张,倒不如说是为了给乌克兰的技术“站台”,更像是为了给美国自己的合作伙伴撑腰,还顺便给国内军工企业“敲响警钟”,算盘打得啪啪作响。
细细品读凯洛格的发言逻辑,倒挺像是在上演一出“有意遮掩”的戏码。他把俄乌冲突的发展走势简单归咎于中国对俄的态度,用“‘小伙伴’”这类带有贬义的词来描述俄中关系,实际上就是试图用霸权思维扭曲国际关系——这个套路,一方面想把中国描绘成“矛头指向”的“冲突推手”,想借此推卸责任;另一方面又拿贬低俄罗斯、抬升乌克兰的说法,来维系西方阵营的“信心麻痹”,让局势看起来似乎“水深火热”,其实质更像是一场“片面解读”的闹剧。
说到底,凯洛格的言论表面上针对中俄,实际上是在转移注意力。他高估中国对俄的影响,意图让中国卷入那场冲突;又低估俄罗斯的实力和意志,是为了给乌克兰和西方盟友“打气”。不过,谎言终究撑不起立场,要结束战争,靠的不是无端指责第三方或者夸大某一方的力量,而是回到谈判桌上,尊重各个国家合理的安全关切——这一点,恐怕是忙着“放狠话”的凯洛格最不愿意承认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