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尾盘两连击:长城军工新易盛,九月首战算交卷了?
上周五下午两点半,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分时图直揉眼睛——长城军工那根绿线突然往上窜,量能柱也跟着拔高,活像被人猛推了一把。旁边的交易软件叮咚响个不停,群里几个老伙计开始发消息:“军工动了,跟不跟?”我盯着分时图上那道斜向上的白线,心跳跟着加速,手指在键盘上悬了三秒,到底还是敲下了买入键。
要说这波操作,还真不是拍脑袋。最近国际局势新闻里,周边海域的动静没断过,军工股的情绪一直压着。前两周板块调整时,我就翻了不少研报,发现有几家机构的观点挺有意思:“地缘风险未完全出清,军工板块估值处于近三年低位。”这不,周五午后资金突然涌进来,长城军工的成交量比前半小时翻了一倍,我咬咬牙,把原本计划打新的钱挪了过来。
更巧的是新易盛。这只票我盯了小半个月,主要是光模块的风口没停。记得上周末刷财经新闻,有篇报道说AI算力需求激增,光模块作为“算力传输的大动脉”,几家龙头企业的订单排到了明年一季度。周五上午新易盛还半死不活的,下午一点半突然拉了个直线,我盯着分时图上的量能,明显是机构资金在扫货。群里做私募的老张发消息:“新易盛的800G光模块良率上去了,这波要冲前高。”我手一快,在涨幅7%的时候挂了单,没想到两点五十分的时候,价格蹭地冲到8%,差点没赶上成交。
收盘后复盘更有意思。长城军工收在4%的涨幅上,群里有人晒出早盘割肉的截图,直拍大腿;新易盛的最高点比我卖的时候还高了0.5%,群里一片“卖飞了”的哀嚎。我看着账户里刚到账的收益,突然想起三年前刚入市那会儿——那时候总想着“卖在最高点”,结果往往卖完就涨,追进去又被套。现在倒想开了,赚自己能把握的钱,比赌运气实在多了。
要说最意外的还是方正科技。周五尾盘最后十分钟,我翻到这只票时,发现它的股价刚好踩在10日均线上,分时图上的小阳线像小火箭似的往上蹿。想起前几天看的技术分析文章,说“低位连续缩量后,首次放量突破短期均线值得关注”,我没多想,挂了个小单子。收盘时涨了2.3%,虽然不多,但那种“踩准节奏”的感觉,比喝碗热汤还舒坦。
现在回头看,周五这波操作算不上多高明。长城军工的上涨有消息面催化,新易盛是行业景气度支撑,方正科技更多是技术面的小机会。但股市里哪有那么多“神操作”?不过是多看了几篇研报,多盯了几天的分时图,把别人的经验揉碎了,变成自己的直觉。
记得上周和几个炒股的朋友吃饭,有人抱怨“九月行情不好做”,我笑着说:“行情从来都不好做,难的是找到自己的节奏。”就像钓鱼,有的人爱蹲大水库等巨物,有的人就喜欢在小河沟钓鲫鱼——能稳定上钩的,才是好钓法。
九月刚开了个头,这两笔交易算不算“开门红”?说实话,我更在意的是操作过程中那些“对了”的瞬间:看到量能异动时的果断,卖飞后的淡然,尾盘捡漏时的小确幸。股市里最珍贵的,大概就是这些真实的情绪波动吧。
最后想跟新手朋友说句实在话:别总盯着别人的涨停板眼红,多花时间研究自己能理解的领域。你看长城军工的逻辑藏在新闻里,新易盛的机会写在行业报告上,就连方正科技的小涨,也能从技术图形里找到蛛丝马迹。股市不是赌场,它更像个放大镜——你下的功夫有多深,看到的机会就有多清晰。
老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股市里也讲究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看那些天天追热点的人,大多最后忙了个寂寞;反倒是像咱们这样,把基础功夫做扎实,机会来了才能稳稳接住。就像种地,春天不好好翻土施肥,秋天哪来的好收成?咱们炒股也一样,平时多研究行业、学技术,到了关键时候,才能一眼看穿那根突然往上窜的分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