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刚走,他立马说:我也到场了。
话扔在空里,东海在2025年6月的那天像被拎了一下,云层被F-2掀开一道口子。
没挂实弹,流程全开,语气淡得像例行公事,指向却直对航母这条线,钓鱼岛以北、冲绳以西,坐标不拐弯。
那是双航母远海训练刚收尾后的几天。
前脚辽宁舰和山东舰穿过第一岛链,后脚航迹在图上留下长长一笔,近一个月的远海训练,舰载机和直升机起降过千,甲板像候机厅,节律密得让人挑不出缝。
日本的P-3C一路拍,镜头里突然闯入歼-15的机鼻,距离近到能看清铆钉,那个瞬间,空气里有火药味也有分寸感。
把画面打散一下,再拼回去。
F-2的家底不神秘,骨架自F-16,海上任务做得顺手,ASM-3撑住了门面,速度顶到3马赫,射程200公里以上,末段做规避动作,专挑高价值水面目标。
这次演练没带真家伙,模拟挂载就像把餐具摆齐,火控页面全亮,按键的手感跟实战一致,区别只在食材没上桌。
当天的空域不是自卫队日常练兵场,偏偏对着中国航母编队的路。
信息被主动放出,一句我们注意到了,也在做对策,像是递个名片给远处那支大队。
场面克制,态度够直。
要真挑最近的时间窗口去做同样科目,面对的是052D和055的远程防空圈,红旗-9在外层拉网,护卫舰和末端拦截在里层叠加,海面上还有1130在待命,天上歼-15巡逻,不是演戏,是可能拆台。
飞行员的视角更单纯。
起飞前的简报把任务拆成三段:挂载模拟、战术路线、导引模拟释放。
无线电里每个词都照条令念,呼号和高度像敲在格子纸上,落地摘盔,汗顺着眉骨下滑,他知道今天的意义是把这套对航母的动作做顺,把每个环节按进录像库。
未来一旦要真做,至少手不会抖。
拉回到那段远海训练。
双航母带着两艘052D、两艘054A,一字排开,像给海风画了条轨道。
早晚高峰收放飞机,电磁秩序压得很稳。
最容易出岔子的,是补给队形拉开时的那几分钟,是转向的时候,是回收压满甲板那会儿。
日本这次演练并没冲着这些窗口去找破绽,它更像是在辽宁舰离开之后,把已知的航迹和电磁节律倒进模拟器,按流程走完一遍,打卡,存档。
网上的讨论铺天盖地,热词很快固定:辽宁舰、F-2、ASM-3、反航母演练、东海。
有人拿参数对着防空圈算命中概率,有人盯着时间点嘟囔一句走远了才来。
也有人提醒别用二元的眼睛看这事,演练的意义在体系内校对,不是比分牌。
至于有没有威慑,要看组合拳有没有铺开:E-767把空中态势盘亮,KC-767把航程拉直,电子战先把对面耳朵按住,水下做目标指示链,空面多轴一起来,这才叫反航母的语言。
换个角度看中国这边。
那支编队的强项不在单个武器,而在重叠的防线和稳定的节律。
远程拦截在外圈把事先做了,歼-15把空域擦干净,中近程随时补位,末端留给弹炮合一收尾。
真正的考题在长航期和高强度:一个月下来,维护的节拍、飞行员的状态、油弹的分配,每一格都要算紧。
这套能力是往年一点点攒出来的,不靠一次高光。
再把镜头切给地面会议室。
日本这边的需求很现实,既要向盟友证明自己在同一张地图上,又要向国内交代预算的流向。
风险控制压在第一排,演练挑在辽宁舰离开之后,既避免擦枪,也保留我们就在这空域的记录。
军事的动机与政治的节奏,贴着跑,又彼此让路。
说回F-2的那点威慑感。
单批次突防,像拿细针去戳一层多重织物,能过线要靠天时地利人和。
要是带队来的,是另一部电影。
F-35从另一个高度开机,低可探度让防空的计算变得更累;潜艇抬桅杆送一次更新,水面舰队做牵制,时间轴上错开几波弹,电子压制掀一层雾;那会儿,航母防空网也会忙到冒汗。
现在这一步,只是把会不会的问号换成做过的句号。
有些细节不该漏。
辽宁舰与山东舰这次突破第一岛链之后,一度从日本专属经济区边缘掠过,P-3C贴上来拍照,歼-15做近距拦截,双方把尺子掰到刻度上又收回。
这套靠近又不过线的手感,练的是控制和耐心。
日本这次释放消息的口气很平,像在提醒对面看见了,同时也在给国内一句承诺:我们没缺席。
把这些碎片收一收,能拼出一张更大的图。
区域里任何一次航母—反航母的碰面,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从来不是单一武器的参数,而是链路的完整度。
传感器要可靠,射手要分布,电子战要够狠,补给要跟上,指挥要能抗压。
单颗棋子再强,落在棋盘上,身上也会多几道约束。
这个常识,双方都懂。
情绪上我还有个小想法。
把镜头对准那位飞行员,他按下模拟发射键时,面罩后的眼睛估计没什么起伏。
等到回放,他可能会在某个细节上挑出一点不顺航线转弯稍早,通信句子里有一个词拖长了半拍。
军队的进步就是靠这种不顺堆起来的。
对岸的舰桥上,值更军官盯着屏幕,也会把这次空域的噪声记录下来,给后面的训练添一条旁注。
谁也没赢,谁也没输,都在存细节。
结尾留个硬邦邦的钉子:这场你来我往的核心,不是热闹,而是体系。
演练的价值在流程变熟,威慑的分量在多域合唱。
今天的F-2是说了句我来了,航母群回了个我在。
下一回,真要把编队与多轴火力摆上台,东海的风会再拧一下。
你更关心速度,还是那条看不见的链路强度?
留言里别吵标签,按图说话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