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老王跟我聊天,说他爸退休后每个月能拿5000块钱养老金,在咱们这儿算是不错的了。可老王担心一个问题:要是老人家哪天走了,这丧葬费和抚恤金能不能也跟着涨点?毕竟养老金都调整了,其他待遇是不是也该水涨船高?
说实话,这问题问得挺现实的。 很多人都觉得,养老金高了,身后事的待遇应该也跟着好点吧?可真相可能要让不少人失望了。
政策大变样,算法不一样了
咱得先说说这事儿的来龙去脉。以前啊,确实有些地方的丧葬费和抚恤金是跟个人养老金挂钩的,你拿得多,身后待遇也相对好点。可2021年开始,情况彻底变了。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这个新规一出来,全国都得按一个标准走了。 啥标准呢?就是按当地上一年的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算,跟你个人养老金拿多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这就好比以前买菜,张三家的白菜贵,李四家的便宜,各有各的价。现在统一了,全市场一个价,你有钱没钱都一样。
老刘就是个例子。他在一家国企干了35年,退休后每个月能拿4800块,在咱们这一片儿算高的了。可他听说这个新规后,心里就犯嘀咕:“我交了这么多年保险,拿这么高的养老金,咋身后待遇跟那些拿两三千的一样呢?”
机关和企业,待遇真不一样
这里头还有个让人觉得不太公平的地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家的抚恤金还是跟基本离退休费挂钩的,养老金涨了,抚恤金也跟着涨。 可企业退休的就不行了,完全按地方标准走。
我一个在政府部门退休的老同学就说:“我们这儿养老金调整后,抚恤金也相应增加了。”听得我这心里,五味杂陈的。
咋说呢,同样都是为国家建设贡献了一辈子,最后待遇差这么多,确实让人心里不太舒服。不过话说回来,政策就是这样,咱也得认。
算笔账,看看到底能拿多少
那企业退休人员身后到底能拿多少钱呢?咱来算笔明白账。
丧葬费好算,就是当地上年度城镇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乘以2。 比如说,你们那儿去年人均月收入4500元,丧葬费就是9000元,就这么简单。
抚恤金稍微复杂点。发放月数从9个月到24个月不等,工龄满30年以上的能拿满24个月。不过这里有个坑,每领取一年养老金,抚恤金就少发一个月。
拿老王他爸来说,假设他们那儿人均月收入4500元,老爷子已经领了5年养老金,工龄35年。那抚恤金发放月数就是24减5,等于19个月。算下来是4500乘以19,等于85500元。
加上丧葬费9000元,总共94500元。接近10万块钱,听起来还行,可你想想现在的物价水平,这钱也就够办个体面点的丧事。
还有个小福利,别忘了
除了丧葬费和抚恤金,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就是个人账户余额继承。 这个钱是实打实的,能继承多少就是多少。
像老王他爸这种拿5000元养老金的,个人账户当初估计有十几万。领了5年养老金,账户里应该还剩大几万块钱。这笔钱加上丧抚待遇,总数还是不少的。
我有个邻居老张,去年走的时候,光个人账户余额就继承了6万多。他儿子说:“这钱虽然不算多,但也算是老爷子留给咱们的最后一笔财产了。”
高养老金的“隐性优势”
虽然丧抚待遇不直接跟养老金挂钩,可高养老金的人一般工龄都比较长,在抚恤金计发月数上还是有优势的。
比如说,同样领了5年养老金,工龄30年以上的能拿24个月抚恤金(减去5个月),也就是19个月。工龄不满30年的,可能只能拿15个月左右(减去5个月)。这一来一去,差距还是有的。
不过说到底,这点优势相对于养老金的差距来说,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各地标准差挺大
这里还得提醒大家一个事实,各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不小,所以丧抚待遇的地区差异也挺明显的。
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丧抚待遇自然也高些。可一些中西部地区,标准就相对低一些。这也算是政策统一后带来的新问题吧。
我有个在深圳的朋友说,他们那儿的丧抚待遇能到十几万。可我另一个在小县城的同学,就只有七八万的样子。同样的政策,执行起来差距还是不小的。
制度公平还是个性化,这是个问题
说到底,这个政策变化反映的是个更深层的问题:社会保障到底是该追求绝对公平,还是保留一定的个性化差异?
支持统一标准的人觉得,这样更公平,避免了地区间和个人间的过大差异。反对的人则认为,交得多拿得多,身后待遇也应该相应高些,这才符合“多缴多得”的原则。
老实讲,我觉得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制度设计确实不容易,既要考虑公平,又要兼顾效率,还得照顾到不同群体的合理诉求。
普通人关心的实际问题
回到最开始老王的担心,月拿5000元养老金的企退人员,丧抚待遇确实不会因为养老金高而增加。 这可能让一些人觉得心理上不太平衡,可政策就是这样,咱也得接受现实。
不过换个角度想,统一标准也有好处。至少不用担心因为地方政策不同,或者个人情况不同,在待遇上出现过大的不公平。
而且,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10万元左右的丧抚待遇,加上个人账户余额,基本能解决身后事的费用问题了。 虽然算不上富裕,但也不至于让家属为钱发愁。
写在最后
企业退休人员的丧抚待遇改革,可以说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地方化、个性化向全国统一、标准化转变,这个趋势应该是不会逆转的。
对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与其纠结这些待遇的高低,不如好好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珍惜当下的时光。 毕竟,钱是身外之物,健康和家庭和睦才是最重要的。
话说回来,你们觉得现在这个丧抚待遇标准合理吗?是支持统一标准,还是觉得应该跟个人养老金挂钩?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看法,咱们一起讨论讨论这个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