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王洪文斥巨资打造“第二武装”欲叛,苏振华急报:民兵已闯吴淞炮
发布日期:2025-08-10 20:45:48 点击次数:197

1976年,中国的政治格局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一场看似局部区域的武装异动,实则预示着一场深层次的国家级危机。

暗流涌动

“四人帮”在当年被粉碎后,其残存的势力并未完全偃旗息鼓。相反,他们在国内许多省份依旧蠢蠢欲动,企图逆转局势。

这些残余力量试图恢复过去的统治模式。一时之间,各地都显现出动荡不安的迹象。其中,以上海地区的势力表现得最为突出。

在王洪文等核心成员被拘捕之前,他曾多次向上海当地的追随者打下“预防针”。他反复强调,要警惕“修正主义重新上台”。

王洪文不仅通过言语进行思想灌输,还在上海安插了许多亲信。他以“上海市民兵指挥部”的名义,秘密组建了一支所谓的“第二武装”。

这支队伍的性质,王洪文有明确的界定。他声称:“它是我和春桥两人搞起来的,这个队伍绝对不能被别人指挥。”

为了这支“第二武装”,王洪文不惜私自动用了高达3000多万元的地方经费。这笔巨款被用于私自制造和购置了大量武器装备。

具体数据触目惊心:王洪文为这支民兵私自发放了枪支74220支,火炮300门,以及各种弹药超过1000万发。

在毛主席病危通知发布后的第二天,王洪文立即向马天水传递了指示。他明确告知马天水:“上海马上要面临大考验,指挥部上下要做好战斗准备!”

此外,就在当年的9月17日,王洪文还曾秘密飞回上海。此行目的,正是为了亲自检查武器发放的进度,确保其武装叛乱的准备工作顺利进行。

当时,上海市委书记马天水对于中央粉碎“四人帮”的行动表现出强烈的抵制态度。他不仅倒行逆施,还趁机拉帮结派,试图扰乱上海。

毛主席去世后,仅剩下四位常委。华国锋当时是第一副主席,王洪文位列其次。叶剑英元帅则排在第三位。

王洪文对于华国锋并不感到畏惧。他真正忌惮的,是掌握着军权的叶剑英元帅。因此,毛主席去世后,王洪文甚至搬离了原先的住处。

他选择搬到了西山,与叶剑英元帅成为邻居。其真实目的,正是为了近距离监视叶剑英的动向,以防其采取行动。

叶剑英元帅自然心知肚明王洪文的算盘。为此,他平时也深居简出,除了必要的公务活动,基本都选择留在西山居住。

临危受命

“四人帮”被粉碎后的第二天,即1976年10月,中央紧急召开了四省三军区第一批打招呼会议。这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如何彻底清除“四人帮”的残余势力。

会议特别关注对那些拥护“四人帮”的上海地区进行讨论。当时,上海当地的局势异常混乱,激起了千层浪。

虽然多数群众对“四人帮”的粉碎欢呼雀跃,但以上海市委书记马天水为首的势力却依然倒行逆施。当地一些头目趁机拉帮结派,试图扰乱整个上海。

叶剑英元帅在会议上指出,上海情况复杂,需要派遣一位能够“镇得住场”的老同志。他认为:“好不容易取得的胜利不能因为上海地方空亏一溃!”

他提议:“我看只有苏振华同志能担当此任。”经过讨论,与会者一致同意了叶剑英的建议。

于是,苏振华将军临危受命,前往上海处理当地事务。为配合他的工作,会议决定组成了以苏振华为核心的领导小组。

倪志福和彭冲也一同被派遣,三人领导核心紧急前往上海。他们决定隐藏行踪和任务,秘密抵达上海。

苏振华等人抵达上海后,立即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工作。他们迅速掌握了当地的真实情况,并着手准备接管上海的工作。

调查发现,上海的复杂程度超出了苏振华的预料。特别是当时上海军方的态度,显得非常模糊不清。

苏振华当即决定,约见上海司令员周纯麟。周纯麟在与苏振华的谈话中,态度明确地表示:“我非常支持中央的做法。”

然而,周纯麟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但是上海市委书记马天水却不支持!”这验证了苏振华此前的担忧。

随后,苏振华便直接去找了上海市委书记马天水谈话。马天水对于中央的处理,果然如周纯麟所说,表现出极度的抵制。

马天水当面质问:“他们四位真的篡党夺权?为什么要把他们隔离起来?你们这厮搞突然袭击,是修正主义上台!”

对于马天水的顽固态度,苏振华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警告。然而,马天水的态度依旧决绝,不肯悔改。

当时上海的局势非常明显,当地多方势力很有可能“叛变”。为了维护当地稳定,苏振华团队必须时刻做好准备,预防发生重大变故。

10月27日,苏振华召开了一场关键的上海区局县干部大会。他直接传达了中央关于改组上海市委和市革委会的决定。

苏振华希望马天水等上海原有组织成员能够互相检举揭发。然而,他们却避重就轻,企图负隅顽抗,不肯交代实情。

眼看苏振华等人是来接管上海的,马天水开始示弱,并主动说起好话:“你们可以住在海军基地,这里环境好。”

苏振华并未理会马天水的示好,而是如实宣布了中央入驻上海的正式决定。此时,马天水表现得非常顺从,连连说:“好好,我们服从安排!”

此后,苏振华在与各方势力开会时明确警告他们:“眼下全国形势已经很明显,希望你们管理好,让这边的各方人手不要搞任何小动作。”

上海的局势仍然混乱,苏振华对此非常焦急。他深知“好不容易取得的成绩绝不能因为上海而失败!”

为了以防万一,苏振华一方面持续掌握上海的第一手局势动态。另一方面,他还就近请来了南京军区政委,做好了一切可能的准备。

与此同时,苏振华觉察到上海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为了彻底粉碎“四人帮”残存势力,也为了更好地接手上海,他决定再次致电叶剑英元帅,请求决策。

叶剑英元帅作为我国“十大元帅之一”,素有“最会打仗的元帅”之称。他出身科班,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军校。

他的军事才能曾得到孙中山先生的认可。之后,叶剑英元帅任职黄埔军校教官,被校长蒋介石委以重任。

叶剑英加入革命后,主要从事他擅长的参谋工作。在几十年的战争中,他表现突出,能征善战、足智多谋。

他曾数次在决定历史命运的关键时刻,都展现出英明果断,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卓越能力。

早在上海变故之前,叶剑英元帅就曾处理过类似事件。1976年“四人帮”粉碎之后,他接到通知,说东北方出现异常情况。

叶帅在最快时间里了解情况,原来当时辽宁省革委副主任毛远新秘密调动了沈阳军区的一个装甲师。

叶帅获悉后,马上紧张起来,怒斥:“真是无法无天,居然敢随意调动部队!”于是,叶帅立即去电组织。

他严厉命令该装甲师停止前进,返回原驻地!东北的变动最终被平定下来。

东北那边的动乱刚解决,相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上海方面又出现了新的幺蛾子。苏振华的求助电话让叶剑英元帅心惊胆战。

到了第二天,上海的形势再次告急。苏振华又给叶剑英元帅打来了电话,这一次可以说十万火急,语气非常急促。

苏振华向叶剑英元帅报告:“叶帅,上海的民兵已经闯入吴淞口炮台了!”

听闻此讯,叶剑英元帅非常气愤,他立刻追问:“他们要做什么?他们是奉谁的命令进入的炮台?”

苏振华如实回答:“他们说按照王洪文的手令。”为了更清楚说明上海情况,他接着补充道。

“他们借口说是为了准备庆祝‘盛大的节日’。”这显然是企图武装叛乱的借口。

“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叶剑英元帅对着电话怒吼道,“你传达下去,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准进入吴淞口炮台!”

听到叶剑英元帅对此事的坚决态度,苏振华知道上海的反动势力这次是到头了。他立即回话:“坚决执行您的命令!”

说完,苏振华便挂断了电话,迅速开始部署。他联系了军方力量进行镇压。

事实证明,“来真的”才能真正镇得住那些敌对分子。

从出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到完成使命,苏振华将军仅仅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

他不仅顺利抓捕了“四人帮”的带头人王洪文,还成功清扫了“四人帮”在上海的余党。

这彻底粉碎了他们试图颠覆中央、恢复“四人帮”势力的妄想。同时,苏振华也迅速稳定住了上海的局势。

此次行动实现了自“四人帮”出现以来,全国性质的彻底平静。回顾上海事件,整个过程可谓惊心动魄。

过程中,叶剑华元帅和苏振华将军与各方势力斗智斗勇,展现出精彩异常的局面。

面对上海的混乱景象,苏振华将军临危受命,顶着上海多方势力的压力撕开了一个口子。

但上海长期被各类势力盘踞,其动乱也确实不是苏振华一人可以完全解决的。

叶剑英元帅有勇有谋,果敢机智,他一次次浇灭了“四人帮”势力的崛起。作为最会打仗的元帅,叶剑英元帅当之无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