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解析三一重工9:三一重工的长期持股分析
发布日期:2025-07-29 17:00:39 点击次数:185

价值投资选股票,核心就是找那些 “价格合理,有长期竞争优势,能一直赚钱、有现金进账的好公司”。从 “别人难超越的优势”“赚钱能力和持续性”“财务稳不稳定”“现在价格合不合适”“管理层有没有长远打算”“行业前景好不好” 这六个关键角度来看,三一重工具备长期投资的价值,尤其是在海外市场拓展和新能源转型上,还有不少增长空间。

一、别人难超越的优势:从国内老大到全球玩家,有技术和渠道撑腰

价值投资首先看公司有没有 “别人学不来的本事”。三一重工的优势主要有三个:

市场地位和产品优势

作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前五里唯一的中国企业(2024 年全球市场占比 7.2%,排第四),它的核心产品在国内外都卖得很好。在国内,挖掘机械连续 16 年销量第一(2024 年市场占比 28.3%),混凝土机械占 32.1%(也是第一),起重机械占 18.7%(排第二);在海外,挖掘机械在欧洲占 12.5%(第三),在东南亚占 21.3%(第一)。卖得多了,成本就能压得更低(比如采购成本比小厂家低 8%-12%),形成 “卖得越多、成本越低、价格越有竞争力” 的良性循环。

海外布局早,本地化能力强

比起同行,三一在海外布局更早、更深入。现在在全球有 12个生产基地(像德国、美国、印尼都有)、300 多个合作代理商,能做到 “在当地生产、当地卖、当地修”。比如印尼的灯塔工厂投产后,给东南亚客户送货时间从 45 天缩短到 21 天,维修响应从 72 小时变成 24 小时,这是国内同行短时间内赶不上的。2024 年海外收入占比 63.98%(行业平均才 35% 左右),而且海外生意的利润比国内高(海外利润占比 29.72%,比国内高 8.6 个百分点),说明海外市场不仅能带来销量,还能多赚钱。

技术研发强,产品更新快

长期在研发上花钱,形成了技术优势。2024 年研发花了 54.88 亿元(占收入的 7.06%,行业平均约 5%),累计专利超过 1.8 万件,其中新能源和智能化相关的专利占了 60%。比如它的电动挖掘机续航比同行多 15%,无人施工系统能减少 20% 的人工成本,在欧美这些对技术要求高的市场很受欢迎(2024 年欧洲新能源设备销量增长 40%)。

二、赚钱能力:真金白银进账,抗波动能力变强

价值投资不仅看公司能赚钱,还要看能不能一直赚 “实在钱”(现金和利润匹配),而且赚钱能力能扛住行业波动。三一重工的赚钱能力有三个特点:

利润持续增长,现金 “含金量” 高

2024 年公司净利润 59.75 亿元,比 2023 年多 31.98%,而且连续 3 年增长。更重要的是,做生意收到的现金净额有 148.14 亿元(比去年多 159.53%),是净利润的 2.48 倍(行业平均才 1.2 倍左右)。这意思就是,每赚 1 元净利润,实际能收到 2.48 元现金,不是 “账上有利润,手里没现金”—— 这是价值投资最看重的 “赚钱够实在”。

利润比例上升,成本控制得好

2024 年整体利润比例 26.3%(比去年高 1.2 个百分点),其中海外业务利润比例 29.72%(国内 21.12%)。这一方面是因为海外高利润市场卖得多了(从 2020 年的 38% 升到 2024 年的 64%);另一方面是供应链管理得好(通过数字化管理,库存周转天数从 2020 年的 85 天降到 2024 年的 58 天,每年能省约 3 亿元资金成本)。

抗风险能力变强:从 “靠国内” 到 “全球平衡”

以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受房地产、基建波动影响大(比如 2021-2022 年国内需求差,公司利润就少了)。但 2024 年国内房地产相关需求还比较弱的时候,公司靠海外市场(东南亚、中东基建需求增长)和新能源转型(电动设备收入 40.25 亿元,比去年多 23%)实现了增长。这说明赚钱的来源更多了,没那么容易受单一市场波动影响。

三、财务状况:现金多、欠债少,抗风险能力强

价值投资不喜欢 “欠债多、风险高” 的公司,更爱现金多、欠债合理的。三一重工的财务状况在行业里算好的:

现金够多,短期还钱没压力

2024 年底手里的现金和能马上变现的资产一共 426.3 亿元,是短期要还的钱(48.7 亿元)的 8.7 倍;流动比率 1.59、速动比率 1.28(行业平均流动比率 1.3、速动比率 1.0),意思就是手里能快速变成现金的资产,足够覆盖短期要还的债。

欠债比例下降,结构更合理

2024 年欠债总额占总资产的 52.02%(比去年降 2.23 个百分点),比行业平均的 58% 低;而且长期借款比去年少 50.94%,短期借款少 18.3%。欠的钱里,大多是 “做生意欠的”(比如欠供应商的钱),需要付利息的欠债只占 12%(行业平均约 20%),利息压力小(利润是利息的 18.7 倍,行业平均约 10 倍)。

不乱花钱,还能给股东分红

2024 年用于扩张的开支 11.58 亿元(比去年少 57%),主要花在印尼工厂扩建和新能源研发上,没有盲目扩张;同时给股东分红 21.6 亿元,分红比例 36.2%(连续 5 年分红比例超 30%),符合价值投资 “赚了钱能回报股东” 的逻辑。

四、现在价格:低于历史平均,有安全垫

价值投资讲究 “用合理价格买”,也就是价格不能太高,最好低于公司实际价值。从估值来看,三一重工现在价格比较合理:

市盈率在历史低位

到 2025 年 7 月,三一重工的动态市盈率约 12.8 倍,低于近 5 年的平均 18.5 倍,也比同行龙头(徐工机械 15.2 倍、中联重科 14.5 倍)低。按 2024 年净利润算,静态市盈率 13.2 倍,处于近 5 年 30% 分位以下(也就是比过去 70% 的时间都便宜)。

估值和赚钱能力匹配

现在市净率 1.8 倍,对应 2024 年净资产收益率 14.3%(行业平均 10.5%)。简单说,每单位赚钱能力对应的价格更低,性价比更高。

未来增长能支撑价格

如果 2025 年净利润按 20% 增长(保守估计,参考海外和新能源的增速),2025 年动态市盈率能降到 10.7 倍,低于工程机械行业长期合理的 15 倍左右,有上涨空间。

五、管理层和战略:盯着长期,说到做到

价值投资看重管理层是不是 “专注主业、着眼长期”,而不是只看短期利益。三一重工的管理层战略清晰,而且能落地:

战略明确:全球化、新能源、智能化

过去 5 年,全球化让海外收入占比从 38% 升到 64%(目标 2025 年 70%);新能源方面,电动设备已经覆盖挖掘机、起重机等主要机型,2024 年收入 40.25 亿元(目标 2025 年 80 亿元);智能化方面,物联网平台连接 1.8 万台设备,数据服务收入 9.2 亿元(利润比例 72%)。战略不空洞,有实际数据支撑。

管理层稳定,深耕行业

核心管理层(比如董事长梁稳根)在工程机械行业干了 30 多年,不搞 “跨界投机”;高管持股 3.2%(行业平均 1.5%),和股东利益绑在一起。

研发花在 “刀刃上”

研发不盲目追求花多少钱,而是聚焦新能源(比如氢能重卡)、智能化(比如无人施工)这些 “难模仿” 的领域。2024 年研发转化成产品收入的比例达 45%(行业平均 30%),说明研发没白花钱。

六、行业前景:海外和新能源有增量

价值投资还要看行业有没有前景。工程机械行业虽然有波动,但三一重工所在的领域有新需求:

海外基建需求大

东南亚、中东、非洲这些新兴市场,基建投资增速 6%-8%(比国内 3%-5% 高)。2024 年全球工程机械市场规模增长 7.2%(国内 3.5%),三一在海外的工厂(印尼、欧洲)产能充足,能抓住这个机会。

国内设备更新和新能源替代

国内工程机械里,用了 10 年以上的旧设备占 35%(需要换新),2024 年国内设备更新需求增长 12%;而且 “双碳” 政策下,电动设备替代燃油设备加快(2024 年国内电动挖掘机市场占比从 5% 升到 12%)。三一电动设备市场占比 28%(行业第一),能分到这块蛋糕。

行业集中度提高

国内工程机械前三企业的市场占比,从 2018 年的 45% 升到 2024 年的 68%,小厂家被淘汰,龙头企业(比如三一)议价能力变强,利润能长期稳定。

结论:符合价值投资标准,值得长期关注

从价值投资来看,三一重工有别人难超越的优势(市场份额、海外渠道、技术),能持续赚实在钱(现金流好、抗波动),财务稳定(现金多、欠债少),现在价格合理,管理层有长远打算,行业还有新需求。虽然短期可能受国内基建波动影响,但长期看,海外扩张和新能源转型能带来增长,是值得长期关注的标的。

数据来源

三一重工《2024 年年度报告》(官网披露)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2024 年工程机械行业报告》

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估值、财务指标历史数据)

证券时报《三一重工 2024 年业绩说明会纪要》

同花顺 iFinD(行业龙头财务与估值数据)

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 50 强榜单(2024 年,KHL 集团发布)

重要声明:

1、以上内容是我个人炒股中的一些思考和想法,是我个人对股市的浅薄愚见,是我在选股和操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是我的唠叨、妄言、意YIN,是我的白日做梦、自说自话,是我在自己逗自己玩儿,所以对我之外的其他所有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文中所提及的股票仅为我个人的关注标的,没有任何推荐之意。

3、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务必独立判断,自主决策,风险自担!

友情链接: